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一季度食物抽檢 超范圍運用食物添加劑位列“問題”之首
近來,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食物安全監督抽檢檢測狀況。通報指出,超范圍運用食物添加劑、微生物污染、質量目標不合格為抽檢進程中發現的首要問題,其間超范圍、超定量運用食物添加劑問題占不合格食物總數的33.8%,是食物不合格最首要的原因。
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全國有28個省份抽檢發現此類問題。原因包含:相關出產企業為過度延伸產品的保質期違反規定運用防腐劑;為增加產品口感,違規運用甜味劑等;也存在因誤讀食物安全規范、工藝水平不精等狀況。
食物中微生物污染問題也很嚴重,在全國27個省份抽檢中發現,該原因產出的食物占不合格總數22.9%。據了解,微生物污染問題的首要原因包含:原材料出產、儲藏、運送的衛生環境條件把控不嚴;未嚴格依照出產工藝條件要求進行出產,設備清洗消毒不完善,人員衛生辦理不到位;產品在出產、流通和出售環節中儲藏條件不合格,未按要求進行冷藏或冷凍處理。
在全國29個省份抽檢中發現,食物質量目標不合格問題占不合格總數21.1%。這首要由于:出產工藝操控不到位,原材料把關不嚴,以及儲運進程不符合要求等。比如,肉及肉制品在出產進程或儲運進程中溫度、時刻操控不妥,肉類制品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中的油脂被氧化產生酸敗,導致酸價超標;酒類產品包裝不緊密、計量用具禁絕,形成酒精度不合格等。
此外,在全國有21個省份抽檢發現,食物中農獸藥殘留目標不合格問題占不合格總數7.3%;25個省份抽檢,食物中金屬等元素污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5.0%;18個省份抽檢發現,食物中檢出非食用物質問題占不合格總數2.2%;別的,9個省份抽檢發現食物真菌毒素污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1.5%。
2016年第一季度,國家食藥監總局共完結全國食物安全監督抽檢各類食物(含保健食物和食物添加劑)樣品198961批次,查驗項目合格的樣品193617批次,不合格樣品5344批次,樣品整體合格率為97.3%。其間,糧、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費品的樣品合格率均高于平均水平(97.3%)。
此文章由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