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環評發布作為全國第一個“吃螃蟹”的省級環評組織,湖北環科院怎么度過一年削減三四千萬元收益的陣痛期?劃出去的60余名技術人員,有15名從前帶著作業編制,怎樣看待打破鐵飯碗?
“變革是大勢所趨,咱們沒有所謂的‘奶酪情結’?!辈炭⌒壅f,經過標準整理紅頂中介,環保廳、環科院和環評中介組織擺正了聯系和方位。
遼寧環評發布中南工程咨詢規劃集團是湖北省政府出資組成的歸納型工程咨詢規劃渠道企業。當年,將環科院環評事務、財物和技術人員劃給集團,避免了國有財物丟失,堅持了人員隊伍安穩,也奠定了環評事務市場化的渠道。
對作業編制人員,湖北省編辦參照省政府“科技10條”支撐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方針,給出過渡期。在新公司作業1年后,如不適應作業環境,還可保存編制,從頭回省環科院作業。吃了這顆定心丸,2016年,參與改制的技術人員僅8人回了老東家,其他人才留了下來。
遼寧環評發布“從個人待遇來看,在原單位搞環評一線作業的技術人員和二線輔助人員收入不同不大。而在企業,更能表現多勞多得,一線人員收入明顯提高,所以我選擇留在安環院?!睊仐壸鳂I編制的文威以為,第三方咨詢職業走向市場,企業化是必然趨勢。
二環評“小家”走向歸納型環保咨詢的“我們”
此文章由遼寧環評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