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應急預案編制發布“共治”才能“同享”。推進綠色開展不能靠政府一家唱獨角戲,需求政府、企業、社會共同行動。
杜少中以為,環保大眾參加作業應該由政府主導,社會組織活躍推進,企業和個人參加,媒體和社會監督。政府是社會運轉的組織者,要活躍發動大眾參加,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發揮作用。
信息揭露是大眾參加的條件和基礎。
遼寧應急預案編制發布“十二五”以來,環保部門加大信息揭露力度,及時自動公布空氣、水環境質量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環境信息,發布要點排污企業和違法排污企業名單,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全本揭露、政府許諾文件揭露、批閱決定揭露、環
評組織和人員誠信信息揭露。信息揭露對提高大眾的環境認識、監督企業遵法,發揮了重要作用。
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造國家政府數據一致敞開渠道,推進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敞開同享。
杜少中以為,大數據等科技開展,為大眾參加精準治污供給新領域,將有利于提高環境管理能力。
遼寧應急預案編制發布健全社會監管機制,暢通投訴告發渠道。
跟著新《環境維護法》實施,大眾環境監督認識有了較大提高。2015年,各地“12369”環保告發熱線相繼開通了微信告發渠道,全國共收到并辦理告發線索1.3萬件,件件有著落、有反應。
“十三五”期間,環保部門要建立健全環境維護網絡告發渠道和準則,構建國家統管、四級聯網、面向大眾、社會揭露的信息渠道,把政府和企業一起放在陽光下,承受大眾的監督和考評,讓每個人都成為維護環境的參加者、建造者和監督者。
往后5年,完成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需求最嚴厲的環境維護準則,需求系統標準的鼓勵束縛機制,需求構成政府、企業、大眾共治的環境管理系統,維護生態環境,共建美麗我國。
此文章由遼寧應急預案編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