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環保監測發布現在,自媒體逐漸成為咱們取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可是社交軟件中魚龍混雜的自媒體信息往往真假難辨,食品安全流言防不勝防。在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門科學解讀媒體交流會上,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流言也同期發布。
下面讓咱們看一看,過去的一年里,是哪些流言污染了咱們的食品安全網絡環境?
1.葡萄無核是因為吃了避孕藥?
流言類型:以訛傳訛
遼寧環保監測發布流言:某視頻中,一中年男子稱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藥培養的,吃了會絕育。
本相: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底子不起作用。
2.維生素A損傷寶寶大腦?
流言類型:望文生義
遼寧環保監測發布流言:某理工女博士根據世衛安排文獻《1-5月齡嬰兒彌補維生素A》得出“維生素A損傷寶寶大腦”的定論。
本相:世衛安排原文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并且,世衛安排以為1-5個月的小寶寶彌補推薦劑量的維生素A(5萬單位)是安全的。
此文章由遼寧環保監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