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環評發布圖為位于吳中區的姑蘇太湖湖濱國家濕地公園。我國環境報記者閆海超攝
我國環境報記者閆海超 見習記者李苑
遼寧環評發布“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空氣質量好,飲用水水質也不錯。托太湖、陽澄湖等幾大湖之福,周邊的休閑場所也比較多??偠灾?,在姑蘇日子,很宜居?!边@是一位日子在姑蘇的園林工作者的切身感受。
宜居,讓包括他在內的600多萬人在這里安心扎根,也讓眾多的游客慕名而來。
但是,關于生態紅線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37.76%、總面積達3205.52平方公里的姑蘇來說,統籌保護與展開,實非易事。轉型,成為不二之選。
姑蘇,這座面積缺少全國0.1%的名城,在發明全國2%GDP的一起,也保存了出色的生態環境?,F在,出色的生態環境也成為了姑蘇未來展開的優勢地點。生態紅線的盈利現已初步閃現。
一個村子的改動——
遼寧環評發布“環境好了,不是讓老百姓守著山水沒飯吃,而是讓青山綠水的作用惠及老百姓,真的變成‘金山銀山’?!?/p>
吳中區坐擁3/5的太湖水域、4/5的太湖峰巒、184公里的太湖岸線,保護任務之重可想而知。
依據《姑蘇市吳中區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吳中區的生態紅線觸及10類19個區域,總面積達1943.24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87.1%。這一份額在江蘇省排榜首。
此文章由遼寧環評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