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環境污染治理發布廣西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現在海水質量整體堅持杰出水平。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經濟社會的高速展開給廣西北部灣海域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環境問題及生態損壞現象漸現端倪,海洋生態環境質量不容樂觀。
(一)海水質量整體狀況杰出,部分年份水質下降
廣西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廣西近岸海域水質的監測成果表明,2009年-2014廣西近岸海域水質達一類和二類海水水質規范的份額算計最高為89.6%,最低為81.8%,均大于80%,見表1。
(二)日子污水直排入海,排污口鄰近水質惡化
遼寧環境污染治理發布現在,廣西濱海仍然存在日子污水直排入海的現象。以北海為例,當地超支嚴峻的三個排污口為僑港碼頭排污口、地角碼頭排污口和水產碼頭排污口,排放污水量約為北海市排污口全年排污量的1/3。查詢中發現,地角碼頭排污口,日子污水與船舶油污疊加,海水污染特別杰出。
(三)海洋表層沉積物整體杰出,重金屬污染物含量添加
依據廣西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2009年、2011年-2014年所展開的5次沉積物監測,海洋表層沉積物質量整體杰出,采樣點沉積物到達《海洋沉積物質量》第一類規范的份額最低為70.5%(2012年),最高為100%(2013年、2014年),見表2。
遼寧環境污染治理發布依據有關材料顯現,廣西近岸海灣沉積物鋅、有機碳、石油類、鉛、砷、銅、鎘、硫化物和總鉻等沉積物因子呈現不同程度超支現象。2002年至2012年,廣西近岸海域中鋅的超支率為4.8%,有機碳、石油類和鉛超支率為2.4%,砷和銅超支率為1.7%,鎘超支率為0.7%,硫化物和總鉻超支率為0.3%。廉州灣鋅超支率為20.0%,石油類和有機碳的超支率分別為11.4%,5.7%。茅尾海,砷和銅超支率為6.5%,防城港灣,鋅和鉛超支率分別為8.6%,6.7%,珍珠灣鋅超支率為10.0%。
(四)入海河流水質不穩定,部分河流處于中度、重度污染
遼寧環境污染治理發布2014年,南流江、欽江等9條入海河流的11個監測斷面中,無一監測斷面的水質堅持杰出水平(即滿意《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III類及以上要求),大部分監測斷面水質III類以上份額不超越33.3%,9條河流共132次監測成果中,只要54次監測成果到達杰出水平,占比僅為40.9%,比2013年下降了13.6個百分點。受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等因子的影響,欽江、西門江、南流江、大風江等河流的水質遭到中度-重度污染,對河口鄰近海域的水質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
(五)氮、磷污染物數量添加,赤潮生物呈現頻頻
此文章由遼寧環境污染治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