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為執行國務院《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造計劃》,加速推動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作業,2017年9月下旬,環境保護部印發《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采測別離施行計劃》,自10月起,發動地表水采測別離作業。到10月16日下午17時,已有1631個斷面展開了樣品收集和現場監測作業,占采測別離總斷面數的88.0%,標志著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作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造計劃》: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8月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造計劃》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根本完結環境質量、要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掩蓋,各級監測數據體系互聯同享,監測預告預警、信息化才能和保證水平顯著提高,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開始建成陸海統籌、六合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同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使生態環境監測才能與生態文明建造要求相適應。
上述計劃清晰了五方面的作業行動,其間一項說到,當地各級環保部分相應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逐級承當要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環境應急監測等職能。
采測別離:不再屬地監測采測別離,就是將查核斷面水樣收集和剖析測驗作業交由不同單位承當,改變現行屬地監測形式,從機制上與利益相關方脫鉤。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一致擬定施行計劃,第三方組織按照一致的技術標準進行采樣,對水樣加密混合后隨機分送至各剖析實驗室。剖析實驗室對水樣進行會集剖析,原始監測數據直傳監測總站,并對監測全流程各環節留痕質控,保證數據實在、準確。監測總站完結數據匯總審閱后,及時與當地同享。
第三方組織:積極參與采樣、剖析、測驗作業2017年8月31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環保部舉行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作業視頻會議上表明,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整體思路是以“查核、監測、數據同享”為原則,以保證地表水監測數據質量為中心,以提高水質主動監測才能和水平為任務,以完結監測數據實時同享和信息揭露為目標,一致標準標準和質控要求,、當地和第三方組織各負其責,分階段、分過程展開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上收后監測數據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實施聯網同享并揭露。具體要完結推行采測別離形式、加速推動水質主動站建造和實施數據聯網同享三方面的任務。
采測別離業務流程首要環節測驗環境監測部分的組織表明,在現行屬地監測形式中,存在一些不標準性問題,容易導致數據缺失、不能同享、不能及時發布。而采測別離則從機制上解決了數據被干涉問題,有利于提高地表水監測的質量。環保部印發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采測別離施行計劃》關于操作方法有很多詳盡的觸及,比方抽樣采樣、剖析測驗隨機分配給第三方檢測組織等。
此文章由遼寧清潔生產審計發布。